一、消防火险形势分析
我区旅游景区冬春季森林火险总体形势较为严峻,冬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空气干燥。受2023年下半年雨水偏少影响,各旅游景区林内杂草生长茂盛,可燃物载量均已超过火灾临界值;进入春季后,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天气,风干物燥极易引发森林火灾,高等级森林火险气象天数呈升高趋势,冬季干枯致使林下可燃物骤增,这将导致山上杂草成片干枯,进一步增加了森林可燃物,一旦出现干旱大风天气,极易引发森林大火。
林区农事烧荒、祭祀烧纸等活动现象仍然存在,火源管理点多、面广、线长,传统节假日期间,进入林区观光、旅游、休闲等人员增多,野外活动范围广,随意乱丢烟头火种,燃放烟花爆竹、孔明灯、小孩玩火及迷信用火现象也将比较突出,春节、清明节期间拜山祭祖习俗,上山人员激增,民俗用火增多。
目前,各大旅游景区均已建成专业或半专业森林扑火队伍和相应的应急储备物资仓库,但大多数是简易扑火物资,并没有形成以高扬程森林消防水泵、水罐车和水带的“以水灭火”为主的装备配置。要加强推进景区逐步推进防火检查站、火险监测预警设备、防火道路、防火隔离带、防灭火物资库、消防水池水桶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森林扑火装备物资配备,提高火源管控、林火阻隔和以水灭火能力。同时,要做好已建成的消防水池、水箱的蓄水工作,确保山火发生时有足够水源开展扑救工作。今年冬春季期间森林火险指数呈现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森林防灭火形势不容乐观。
最为严峻的时段为各大节假日期间、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和二、三月份冷空气携干燥大风天气南下期间。森林火灾防控重点地区以春节、清明期间有上山游玩、上坟祭祀和森林防火重点地区为主。
二、工作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责任感
前期全国各地相继发生森林火灾,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我省、我市也发生了因森林火灾、春节人多密集等原因影响。我局各股室要对森林防火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全力抓好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我局各股室要形成合力,督促指导旅游景区做好相关宣传教育工作,严禁游客进入非游览区,严禁火种入防火区,合理设置拦截点、检查站,所有火种一律拦截在林外。
(二)聚焦重点关键,严管野外火源
一是盯重点时段。要综合研判本地实际,在各大重点节假日和高火险天气,人民政府要颁布禁火令,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二是抓重点部位。特别是要对林区内或邻近林区的居民区、加油站、学校区、仓储点、重大项目建设、军事设施等重要部位严看严守、确保安全。三是守重点区域。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历来就是我市森林防火的头等任务,必须重点盯防,绝不能出现任何闪失。四是管重点人群。要加强烧荒、旅游踏青上山采摘等用火行为的检查,加强特殊群体这一防火重点群体的监管。五是查违规用火。各级公安、自然资源和应急管理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野外违规用火和森林火灾肇事者专行动,对擅自在林区野外生火等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和人员,严肃查处。
(三)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护林员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护林员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人投身于护林防火工作中。加强护林员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加强护林员的管理和考核,开展评先评优、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活动。二是提高森林消防队伍业务技能水平。举办首届森林消防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组织森林消防大队到外市开展野外高强度拉练,提升森林消防队伍作战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争取政府支持,推动森林消防大队扩建队伍和营房。
(四)提升处置能力,安全处置火情
一是做好应急准备。各景区开展一年一次的应急演练工作,重点时段前置专业队伍和应急物资到火灾高风险区域待命,争取最佳救援时机。二是规范指挥机制。落实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四个一”响应机制,一旦发生火灾,坚持把防范人员伤亡放在首位,及时调度,按照“重兵扑救”要求迅速调集周边队伍,坚持可派可不派的坚决派,能就近派的就近派,就近解决不了的第一时间报告上级森防指统筹调派,坚决做到小火不酿成大灾、大火避免伤亡、大灾不造成大伤亡。
(五)加强值班值守,严格野外火源管控
各旅游景区加强值班值守,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并做好各灭火装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在处置森林火灾中能正常使用。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全体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加强巡查防护力度,全面排查。特别是对人群密集的林区增加防火检查哨卡和管护力量,做到防范于未“燃”,坚决制止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各项工作,确保打赢高温天气期间森林防火攻坚战。